美媒称,没有人真的知道月球是如何形成的,最流行的理论“大碰撞说”似乎与现代观测到的月球化学成分并不相符。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4月30日报道,在一项新研究中,来自日本和美国的一组研究人员试图通过在假说中加入岩浆海的概念来解决这一有关月球形成过程的矛盾。
这项新研究以“大碰撞说”的标准版本为开端,内容大致如下:大约在45亿年前,当太阳系中还布满新生行星时,一块逃离的大小与火星相当的岩石在金星附近拐错了弯,与仍在形成中的地球相撞。接下来的理论是这样的:这块岩石撞击后的碎片,连同地球上被撞下来的一些破碎物质,聚集在地球的轨道上,最终变成月球。
研究人员对这一古老撞击过程进行计算机模拟后发现,如果月球真是这样形成的,那么构成月球的大多数物质就必须来自撞向地球的那块岩石。但研究人员发现,地球和月球的化学成分几乎完全相同。那么,月球的主要成分怎么可能同时既是地球物质,又不是地球物质呢?必须放弃其中一样。
新研究报告的作者们试图通过将大碰撞的时间定在太阳形成后约5000万年来解决这一矛盾,当时年轻的地球表面可能被深达1500公里的岩浆海所覆盖。在一系列计算机模拟中,研究人员将一颗岩石原行星扔入被岩浆包裹的地球,然后观察岩浆海溅出巨大的岩浆“臂”飞入太空。
由于受到撞击的岩浆的温度比原行星的岩石状物质的温度要高得多,这就导致岩浆飞入太空后体积膨胀。研究人员称,一开始,溅起的岩浆沿地球轨道追在原行星的碎片之后,但很快就追上了它们。尽管原行星的大多数碎片最终落入了地球炙热的岩浆海中,但由岩浆物质构成的巨大云团一直停留在轨道上,最终凝聚成了月球。模拟的结果是,在最终形成的月球中,来自地球的物质所占的比例要比之前的研究结果高得多。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