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科技 > 正文
互联网改变了我国公益慈善的传统运作方式 “人人公益”
2019-06-13 16:04:33 来源:经济日报

程 硕作(新华社发)

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上,观众体验运动评估小程序。 本报记者 陈 静摄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互联网改变了我国公益慈善的传统运作方式,人人公益、随手公益、指尖公益正在成为潮流,日捐、月捐、零钱捐、一对一捐、企业配捐等形式新颖的捐款种类方兴未艾,公众参与公益的热情不断高涨,参与意识持续提升。

互联网新技术赋予了公益崭新的面孔。根据互联网巨头们刚刚公布的数据,腾讯公益去年募集善款17.25亿元,阿里巴巴平台和支付宝平台2019财年为公益机构筹款12.7亿元。此外,5亿人种下1亿棵真树,4亿人为19个公益项目捐了92亿颗“鸡蛋”,486万人捐出1008亿步,为乡村小学修建了22条阳光跑道。

“民政部依法指定了20家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仅去年一年,这20家平台共为全国1400余家公募慈善组织发布募捐信息2.1万条,募集善款总额超过31.7亿元,比2017年增长26.8%,互联网改变了我国公益慈善的传统运作方式,人人公益、随手公益、指尖公益正在成为潮流。”民政部副部长詹成付说。他将“互联网+公益”称为“鲜活的中国样本”,“新技术的赋能,为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提供了全新方案”。

高效传递信息

“我们省有两个贫困县,一个县的慈善协会会长干了13年,靠收旧报纸,一共卖了19万元,另外一个县的慈善协会在互联网上为一个环保项目筹款,一个月就筹到了30万元。”陕西省慈善协会副会长赵浩义对互联网赋予公益的新能量如数家珍:“我们协会从2016年起开始做互联网公益,第一次参与腾讯‘99公益日’,就筹到450万元,2017年筹了3185万元,2018年筹了4420万元,这些钱来自500万人次的捐赠。”

互联网对公众公益热情的调动,首先来自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小额捐赠由此应运而生。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孙利军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尽管平均每笔捐赠额只有0.13元,但去年一年,阿里巴巴直接产生的公益捐赠超过了91亿笔。”

与此同时,互联网更高效的信息触达,也在迅速提升公众的公益意识。阿拉善SEE基金会秘书长张立给记者讲述了一个故事:“在昆明机场,有个导游看到我背着阿拉善的包,就问我,他在手机上种了两棵树,能不能看看种在哪儿了。我就调出树林实景直播给他看。”“在发达国家,环保领域的公益捐赠通常占3%左右,但在中国,得益于互联网对人们意识的提升,环保筹款在总筹款数中的比例占到了6%,主要是由于互联网让捐赠人不仅更好地理解了公益项目,也能看到自己的捐赠所产生的效果”。

“线上线下打通创新的公益参与形式,提升了公众的信任度。”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是国内最早开展公益徒步筹款活动的公益组织之一,秘书长王志云对互联网创新出的“行动公益”颇有感触:“用户捐步数,实际上最终是由企业配捐一定金额来实现公益捐赠,企业为什么愿意干这件事呢?就是因为用户在参与这个活动的过程中,看到企业品牌建立起的认知,远超过户外广告。互联网技术为企业和公众之间提供了新的公益连接方式。”

坚持守正创新

“互联网+公益”能够唤起公众的热情,但这只是第一步。“数字化以及智能化技术已经把我们推上一个新时代的起跑线。但我们面临的不是一场百米跑,而是一场马拉松。‘理性公益,科技向善’是这场马拉松的指路牌。”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人陈一丹说,“仅基于个体情绪的冲动型行善,往往流于一时或一事的付出,捐赠者是否能从理性的角度审视、真心认同自己从公益行为中获得的共鸣,决定了是否会将一次性行为转化为持久的行为习惯。”

同样基于技术的功能设计成为“理性公益”的探索。2018年腾讯公益平台上线了“冷静器”功能。用户在捐赠前会先看到一个弹出的“透明度提示”消息框,可以查看该公益项目的立项时间、执行情况、善款花费等事宜。用户需点击确认知情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捐款。腾讯基金会副秘书长孙懿告诉记者:“在付款前每多设计一个环节,就必然要流失一部分用户,但我们的想法是,不能利用用户的一时冲动。从数字来看,今年第一季度,我们平台的用户再捐献率达到了24.56%,同比提升了8.39%。这就说明,冷静下来,公益反而更有机会成为一种习惯。”

当公益成为一种习惯,用户开始“多想一秒”,更多有建设性的互联网公益项目应运而生。赵浩义坦言,从现在的扶贫项目来看,直接给钱正在被“造血”取代。“比如我们有个爱心超市项目,要求贫困户拿劳动积分才能换取物资,另外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在每个有条件的贫困村定向捐助20万元用于培训人员的劳动技能,建立销售渠道。”

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公益”在助力优秀项目快速启动的同时,也给投机行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今年以来,一些募捐者被质疑利用公众的善心进行营销炒作。在陈一丹看来,理性也需要慈善组织以及互联网公益平台做好自身制度建设,通过互联网建立充分及时的信息披露和专业高效的运营机制。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解放思想也不是不守规矩。公益慈善创新不能借着互联网玩变戏法,而是需要在守正基础上创新,在厚德基础上创新,在尊重法律基础上创新。”詹成付表示。

构筑公益新生态

互联网未来还将为公益带来更多创新能量。打开一款名为《登山行动》的小游戏,就走上了一条长长的漆黑山路,翻山越岭跨过种种障碍,最终走到学校。这款游戏上线不到3个月,得到了10多万用户的218万元捐款,20789个山区孩子如今上学有了路灯。

“小游戏本身对于场景的传达,以及它在社交上的连接,能够让公益在一种轻松的氛围当中变得更有趣,而且变得更日常、更触手可及。”在微信小游戏运营负责人张啸看来,伴随着“互联网+公益”的深度融合,围绕公益的创新也正在形成生态:“在今年4月,我们对公益小游戏推出了相应的支持计划,每个游戏可以得到80万元研发基金和120万元推广基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帮助游戏开发者和公益组织连接,形成新的公益生态。”

2019年3月29日,阿里巴巴宣布成立阿里巴巴经济体技术公益委员会,委员会由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张建锋任主席,成员为整个阿里经济体主要技术骨干,目的同样是用技术为公益提供深度。

张建锋在内部信中写道:“你可以注册成为码上公益平台的一名爱心极客,参加支付宝工程师发起的‘员工科技公益计划’,或者为乡村的小朋友讲授一节科技课程,或者为公益机构搭建一个网站,写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小程序,抑或在论坛中回答解决一个技术难题等,每个举动,都是一份温暖世界的能量。”“码上公益”平台由50多名工程师搭建,吸引了超过4400名“爱心极客”注册,为210家公益机构解决问题。

公益组织同样感受到了新技术的力量。“我们去年要帮助西藏那曲的一所小学打一口井,让那里的小学生喝上干净的水。我们把这个项目放上互联网,结果5天就筹足了款,解决了400多名师生的喝水问题,这就证明,新技术还能为公益组织带来新的智慧。”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吴伟告诉记者。(记者 陈 静)

关键词: 互联网 公益慈善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