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20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第一次,上海科学家同时捧起了国家科技三大奖一等奖的奖杯。
时隔18年,上海学者再次摘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间断14年,由上海民营企业牵头的项目重又登上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榜单……在全国提名数量日益增多、授奖数量日趋减少的大背景下,上海获奖总数及在全国占比仍稳中有升。
2020年,上海科创中心基本框架如期形成。今天,这份国家科技奖的“上海成绩单”,恰为上海多年来不断提升的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硬实力”,以及创新生态环境“软实力”,提供了生动注解和有力印证。
20年首次“金花齐放”,时隔18年再揽自然科学一等奖
这是上海科技期待多年的“高光时刻”——自2000年以来,上海首次将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的一等奖同时揽入怀中,并作为核心参与单位完成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项目,在“三大奖”高等级奖项中实现“金花齐放”。
同时,这也是自2000年以来上海牵头获得国家科技奖一等奖数量最多的一年,总共牵头获得4项一等奖,占全国的17.39%。
本年度上海共有48项牵头或合作完成的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国获奖总数的17.45%,连续5年获奖比例超过15%。其中,9项国家自然科学奖、9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和30项科技进步奖,分别占全国“三大奖”总数的19.57%、14.75%和19.11%。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4年以来,上海在全国自然科学奖中的占比,首次超过科技进步奖。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上海的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正在不断增强。
过去20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仅授予过13项成果,曾出现9年空缺。今年,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赵东元主持完成的“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和应用”摘得这一桂冠,这也是上海时隔18年再次获此殊荣。
如果说重拾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是对上海基础研究的鼓励,那么上海民营科技企业时隔14年再度拿下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则是对上海创新创业环境的一种肯定。
此次获奖的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十余年多学科团队联合攻关,研制出我国首台3.0T磁共振整机产品,有力改变了我国高端影像核心技术缺乏的被动局面,重构了高端医疗设备国际产业格局。
作为技术创新主体,上海科技创新的“企业力量”在国家科技奖中的影响力正走出一条上扬曲线:本年度48项获奖的“上海成果”中,1/3由企业牵头或参与;与往年相比,上海获奖通用项目中,民营企业的数量明显增多。这表明,企业正在融入甚至牵头布设高水平创新网络,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主体能力和地位日益增强。
获奖领域“多点开花”,“十年磨一剑”支撑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的“上海成绩单”背后,蕴藏着这座城市的创新底气:长期积累形成的综合创新优势,正在全方位、多维度引领支撑上海高质量发展。
为航空航天、交通运输提供特需纤维制品;突破特高压高能效输变电装备关键技术;研制我国首个万米测深仪;建立血管通路数字诊疗关键技术体系……此次,上海获奖项目涉及的领域有26个,覆盖了国家科技奖近半数的学科评审组,在化学、数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农业等领域“多点开花”,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系统性战略支撑。
同时,上海在大健康领域具备的优势尤为引人关注。近两年,在药物与生物医学工程、内科与预防医学、农业、养殖和食品安全等领域,上海的获奖项目数量占到获奖总数的27.1%。这也在一定程度表明,在大健康领域,上海正涌现新的优势学科和创新型标杆企业。
具有影响力和前瞻性的高质量成果的持续涌现,离不开上海多年持续不懈营造良好科研环境、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潜心人才团队培养。
“十年磨一剑”已成为获奖项目的普遍规律。此次,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与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项目“限域反应构建晶态能量转换材料及调控机制”更是经历了长达21年的接力攻关。
获奖团队基本形成老中青结合、中青年逐步挑大梁的合理结构,在传承科学精神的同时,彰显创新活力。本年度上海牵头完成的22项通用项目中,第一完成人年龄小于45岁的有3位,40.91%的第一完成人在46—55岁之间,56—65岁的第一完成人占比45.45%。
此外,本市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27个通用项目中,有跨省合作单位的多达25个,合作单位来自26个省区市。其中,上海科研团队在长三角区域的合作最为频繁,13个项目有苏浙皖的合作机构,占比52%。(许琦敏)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