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科技 > 正文
“新业务”或许会成为家电企业未来命运的“分水岭”
2021-11-04 15:57:41 来源:重庆商报 编辑:

在疫情冲击、原材料普涨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光大证券研报称2021年为家电板块“失意之年”。10月末,随着A股三季报披露收官,格力、美的、海尔、海信等传统家电巨头等净利润纷纷出现下滑。

第三季度,格力实现营收470亿元,同比下降16.5%;实现净利润61.88亿元,同比下降了15.66%。海尔智家实现收入583.45亿元、归母净利润30.83亿元,分别较2020年同期下滑0.6%、12.4%。海信实现营业收入约176.43亿元,同比增长28.0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11亿元,同比下降37.66%。美的尽管实现了营收875.32亿元,同比增长12.66%;归母净利润84.46亿元,同比增长4.4%的成绩,但增速较上半年有所放缓。

对此,各大昔日传统家电巨头纷纷跨界,押宝“新业务”,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因对待多元化经营态度不同,这或许会成为家电企业未来命运的“分水岭”。

格力

造手机电动车

“杠上”新能源

“成也空调,败也空调”的格力,曾凭借空调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口碑效应,成为国内空调市场的领导者,然而,因用力过猛又受到冲击。持续低迷的空调市场,让空调营收占比高达74%的格力,备受其困,最终丢了“空调老大”的宝座。

因此,格力一直在寻求空调之外的另一新增点,却不尽如人意。格力曾布局冰箱、洗衣机、空气净化器、厨电等一系列家电,但大多收效甚微。

而在眼看着小米仅用三年就坐上国内销量冠军宝座,格力也“跟风”入局。然而,至今,市面上还未见到格力手机的身影。自2015年3月,格力推出1代手机,此后又陆陆续续推出2代、3代,但并没有一款手机能够热销。2020年12月,格力又推出了 “大松5G手机”,不过,上架3天仅卖出275台。工信部最新申报信息显示,格力新机将搭载骁龙870+白面板直屏。时至今日,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仍多次表示:“自己做手机并没有失败,而且还会一直做下去。”

随后,格力又计划出价130亿元收购银隆新能源。该计划最终被股东否决,但董明珠仍以个人名义出资10亿元,再拉上王健林、刘强东等人,以30亿元入股。2021年8月31日,董明珠以18.28亿元拍下银隆新能源30.47%的股权。至此,银隆新能源成为格力电器的子公司。种种迹象都显示出格力在新能源上的决心。

事实上,格力早在10年前就开始谋求在能源上的技术突破。董明珠透露,今年格力电器有三分之一的电来自于光伏技术,解决了缺电的问题。

此外,董明珠表示,将投资10亿元在医疗设备领域,研发高端医疗设备。

尽管如此,“遍地开花”的格力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硕果”。

美的

主业谋扩张

跨界造工业机器人

相比之下,美的多元化则“稳扎稳打”得多,其在产品线上往小家电方向扩张,在市场上往海外市场扩张,在生产制造方面则往机器人自动化方面发展。

起初,美的多元化主要是围绕家电进行,目前空调营收占比仅40%左右,在维持空调行业第二地位的同时,在厨房家电、冰箱、洗衣机及各类小家电为核心的消费电器业务中均做到了行业龙头。

2020年10月,美的新增两家对外投资公司,即美的智联(上海)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和美的智慧生活(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两家公司的经营范围,都包含智能机器人研发。

不过,这不是美的第一次入局机器人行业。早在2017年,美的就以292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德国工业机器人巨头库卡公司94.55%的股份,从此正式开启机器人之路。随后又入股高创,与日本安川电机合作,美的目前已在世界机器人产业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美的库卡园区累计生产销售的机器人超过1.5万台,并在今年4月加码投入8亿元启动项目二期。

去年11月,美的宣布投资30亿元在顺德杏坛建设全球领先的机电产品生产基地,打造全国工业4.0智能制造示范基地,预计全面达产后产值可达150亿元。而自2012年起,美的就开始进行数字化统筹与建设,并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与研究。至今8年多,其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投入超过100亿元。

海尔

聚焦高端化

实施智慧家庭战略

海尔则加速物联网智慧家庭战略转型,聚焦高端品牌、场景品牌、生态品牌建设。

凭借敏锐的“嗅觉”,海尔智家成为最早探索智能家居行业的品牌,并打开了市值3000亿的估值通道。尤其在其推出新的生态场景品牌“三翼鸟”,仅去年一年就销售超100万个场景。据其财报披露数据显示,三翼鸟场景方案有效带动成套产品销售,成套产品销售同比增长41%,其中,高端智慧成套销量同比增长63.2%。

目前,海尔已形成了食联网、衣联网、空气网、水联网等,联合近万家生态资源方,搭建起目前行业最大的智慧家庭场景生态。

前三季度,公司旗下高端品牌卡萨帝收入较2020年同期增长57%,在整体及各品类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此外,海尔还通过实施超级工厂项目、精简SKU并提升制造效率等措施对冲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

与此同时,海尔也布局了高端医疗器械。2005年10月,海尔集团成立了低温制冷领域的核心研发机构海尔生物医疗,主攻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领域。海尔生物医疗于2019年登陆了科创板,它由医用冰箱、冷藏箱起家,现在用物联网的技术,来发展“血联网”、“疫苗网”等创新业务。2019年1月,海尔集团以18.29亿元收购上市公司星普医科,后更名为盈康生命。盈康生命的拳头产品来自全资子公司100%自主研发的伽玛刀,2019年销售额为1.44亿元,同比增长高达68.16%。据介绍,玛西普伽玛刀的诞生,不仅打破了国外垄断,还通过技术研发大幅降低了钴-60的使用量以及设备价格,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费用。

海信

自主研发芯片

开启国际化道路

在前不久召开的2021AWE展会上,海信首次对外大规模展示了拥有自研芯片的电视产品,诸如卷曲屏激光电视、全声屏激光电视、海信ULED 8K电视等新品。除了索尼外,海信是唯一一家在现场设置了自研芯片展示专区的品牌。

在众多品牌仍在采用高通、联发科或展锐芯片时,海信就早早开始打造自研芯片,成为国内最早布局芯片产业的显示企业之一。2005年,海信成功研发了中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产业化的数字视频处理芯片“信芯”。2019年,海信重整芯片业务,与青岛微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共同投资5亿元,成立青岛信芯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据海信视像总裁于芝涛介绍,2020年,青岛信芯微电子公司生产的屏端驱动芯片产品已覆盖从高清到8K超清全系,今年TVTCON芯片出货量超4000万颗,累计出货已达1亿颗。他表示,下半年,全球首颗支持8K分辨率的超高清显示画质处理芯片有望实现量产。

同时,海信早于6年前已经设立了医疗设备公司,业务覆盖医用显示、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移动护理系统、数字化手术室解决方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等。

而在家电主业上,近年来海信连续收购了东芝电视、gorenje、日本三电等品牌,目前在全球已经拥有近50家研发机构、工业园区和生产基地。海信已成为世界上极少同时拥有黑电、白电和厨电三大业务板块、完整覆盖了广义家用电器领域的企业。

声音

传统家电布局多元化

结果在于执行力强弱

在成本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传统家电企业,纷纷以产品高端化和多元化战略来弥补利润遭蚕食的局面。业内人士认为,无论选择哪个赛道,这些企业都处在一轮从单品向方案、从产品制造向生活方式引领的阶段,有快有慢、有强有弱,最终转型的结果取决于各家在未来三五年内的执行落地能力。

关键词: “新业务” 或许会成为 家电企业未来命运的 “分水岭”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