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科技 > 正文
探索降碳效率“最优解” 人工智能加持能源改革
2022-09-02 10:05:56 来源:文汇报

从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的“概念元年”迈入2022年“双碳”目标的“行动元年”,诸多产业在落地过程中,都绕不开一个现实的问题——如何平衡节能降碳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

昨天举行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多维融合,碳路未来”主题论坛上,与会专家追溯了人类科技革命的演化规律,从技术进步角度提出,人工智能(AI)加持能源改革,或许能探索出一条效率最高的降碳之路。

人工智能探索降碳效率“最优解”

论坛上,远景红杉碳中和基金合伙人左林提供了一个看待“双碳”目标的新角度。要实现碳中和的社会目标,怎样才能付出更少的成本?他从产业发展的经验得出结论:最好的方法是由技术进步来消化节能降碳所产生的成本。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光伏发电。”他解释道,过去十几年,不断成熟的产业技术让光伏发电的成本大幅下降。实现了平价上网,光伏发电就从依赖补贴,转变为一个能盈利、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在他看来,在接下来朝碳中和目标迈进的道路上,需要找到更多像光伏技术这种能够通过技术进步、商业模式升级来消化掉成本的能源改革方式。

此时,以探索效率最优为方向的人工智能技术,就是能源改革一个不错的“拍档”。一方面,在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这类单向技术的发展中,人工智能可以助力绿色生产工艺的改进;另一方面,在商业模式的应用中,人工智能可以为能源改革提供巨大的驱动力。左林进一步解释道,以储能领域为例,可再生能源发电有不可避免的波动性,要降低储能成本,就可以利用智慧能源系统对电能进行调节,削峰填谷,从而大幅节省建设储能硬件设施的成本。

易得算力让节能降碳深入社会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下,人类能更轻易地获取更强大的算力,而易得的算力,也让节能降碳的技术进步得以深入到社会各个“毛细血管”之中,不仅改变能源生产过程,也改变社会消费过程。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过去只有在研发飞机、导弹的时候会使用计算机,现在家里的扫地机器人、空气炸锅等都是智能化的。与之类似,越来越多的软硬件技术将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的各个细微之处,助力节能降碳。

当下,除了零碳工厂、零碳建筑外,就连气泡水等快销品,都能实现碳中和了。远景碳管理业务总经理、远景智能副总裁孙捷在论坛上分享了一则案例,该公司与元气森林品牌共同推出了国内首款碳中和气泡水。具体如何实现?元气森林在其利用水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实现100%零碳排放的工厂里,生产出来一批气泡水;利用区块链技术,把这些气泡水的碳足迹盘查清楚,再通过购买碳汇等碳抵消方式,实现这批产品的碳中和。

“目标远不止产出一批零碳气泡水。”孙捷补充道,从更深层次看,通过对一个消费品的碳足迹排查,帮助企业了解碳排放的热点在哪里,这样就可以在供应链上找到减排的有效方式,从而带动整个产业低碳发展,实现更大范围的生态效益。(张天弛)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降碳效率 能源改革 产业技术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